发布时间:2021-02-03 07:54作者:光华新闻阅读()
“上面千条线,下面一根针。” 越到基层,干部直接面对的情形越为复杂,承受的各方压力也越为巨大。基层很不容易,我们务须充分理解。看别人挑担子总是不吃力的。我们批评“一刀切”现象,就更不能“一刀切”地对基层予以指摘了。
同时我们又不得不指出,不顾客观条件的一刀切,看似积极向上,实则违背规律、急躁冒进,欲速则不达。以今年春节返乡来说,各地充分提醒、必要防控、严格流调,但极少数地方所谓的“严防死守”,让不少返乡人员直呼“看不懂”。有的曲解防疫规定,把“居家健康监测”等同于居家隔离,把“非必要不返乡”理解成“绝不能返乡”;有的盲目攀比,规定不分城市农村、风险高低,将核酸检测有效期缩短到3天。一把要求简单化、管理刻板化、惩罚严苛化的“刀”,把原本科学有效、实事求是的政策举措切走了形、切变了样,无用无效不说,甚至还添堵添乱,群众对此是有意见的。
这里火刚灭、那里烟又起,“一刀切”何以屡禁难绝?毋庸讳言,有些人热衷于“一刀切”,是因为这个方法最“好用”,风险小、成本低,动脑最少、动手最少,见效最快。然而事实上,这些雷厉风行的做法,貌似“动真”、仿佛“碰硬”,实则“不愿、不会、不敢”,只能暴露出个别领导干部本领不足、素养不高、水平不行的毛病。把倡导性、引导性工作异化为强制性要求,表面看“有魄力”“力度大”,实际上与“不折不扣抓落实”相去甚远,跟“有力有序推进工作”更不搭边。
看上去是在追求完美的行政目标,实则手段过于粗糙;看上去调查研究频繁,实则走形式、走过场多。“一刀切”的根源,还是在于一些领导干部“三观”错位:权力观出现扭曲,政绩观有了偏差,事业观失去准绳。该实地调研、科学决策的时候,闭门“拍脑袋决策”,大搞“一言堂”;该因地制宜、灵活变通的情况,满足于“知道了”“转发了”“安排了”,只求“不出事”。“横竖一刀切”,本质上切的是工作效果,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,消耗了基层干部的精力。
找准了病灶,就要对症下药。对“一刀切”毫不妥协,全面检视、靶向纠治,充分发挥各级政府“创造性执行”能力,下大气力整治这个顽症痼疾,就能让中央的大政方针落实到“最后一公里”,就能让干部群众保持实干担当的劲头,就能让政策举措取得落地开花的效果。
事实已经表明,最需要“一刀切”的,恰恰是“一刀切”的思维模式、工作方式。
干旱侵蚀了加州的水库,炎热干燥的夏季即将来临
(8566)人喜欢 2021-06-04记者直击丨特朗普出庭应诉
(4718)人喜欢 2023-08-04美国气象专家:缺乏规划导致寒灾
(9175)人喜欢 2021-02-20真金白银!一季度湖南外贸企业退税近百亿
(844)人喜欢 2025-04-23周冬雨:很幸运,遇见《少年的你》
(9059)人喜欢 2020-12-31宇航员迈克尔·柯林斯,阿波罗11号飞行员,死于癌症
(9248)人喜欢 2021-04-29广州这家企业获得中国ESG卓越实践案例奖
(1242)人喜欢 2024-11-12宝山区这两家企业荣登“中国ESG上市公司长三角先锋50”
(4078)人喜欢 2024-08-21外交部:当前中法关系保持良好势头
(9159)人喜欢 2022-11-09欧洲清算银行靠扣押俄资产获利颇丰
(6681)人喜欢 2023-07-21“‘一刀切’现象”之二:痼疾务须根治
发布时间:2021-02-03荷兰鹿特丹港正被可卡因“污染”
发布时间:2022-12-15中小企业融资环境连续4年排名全国第一,上海靠的是这两条
发布时间:2025-02-16这是一个科学内幕——电子显示织物的突破可能有助于为智能服装铺平道路
发布时间:2021-03-15俄国防部大楼附近发生爆炸
发布时间:2023-07-24释放信号?耶伦受访时承认美中存在分歧,称希望到中国重建联系
发布时间:2023-06-29高科技企业复工复产 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
发布时间:2025-02-06高能环境荣登“2024民营企业发明专利500家”榜单
发布时间:2024-10-12外交部:当前中法关系保持良好势头
发布时间:2022-11-09破译棉花的基因密码
发布时间:2020-12-29光华新闻网,大型综合网上信息发布平台。内容贴合人民生活,新闻信息涵盖四海五洲,报道具有权威性、及时性、多样性的特色。一直在网民中树立起“大众网站”的形象网站名称:光华新闻网